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1-02 08:55
幸福的底色是健康福祉。
2024年,全市參加省級及以上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4項,獲得團體一等獎1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個人64金38銀28銅的好成績;全市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檢驗結果實現跨機構調閱和互認共享,共為全市群眾節約費用1600余萬元,節省費用總額居全省第2位;我市1-7歲兒童免疫規劃疫苗全程接種率97.11%,各項指標居于全省前列……一項項數據背后,是健康菏澤建設的有力見證。
近年來,我市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分工、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全面推進健康菏澤建設,成立健康山東菏澤推進委員會辦公室,以健康知識普及、職業健康保護、 健康環境促進等16個專項行動工作組為抓手,定期對健康山東菏澤工作進行監測、督導、調度,確保各項任務目標如期實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強基層 織牢健康服務網
“現在的社區衛生室更寬敞,診療設備更齊全,能做的診療服務也多了。” 近日,魯西新區岳程街道岳程社區居民王鳳霞笑著告訴記者,以前要到大醫院才能看的病癥,現在社區衛生室就能看,許多病癥檢查不用出村。
在岳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內科、兒科、婦產科等科室劃分明晰,DR胃腸一體機、四維彩超、婦科綜合治療儀等診療設備齊全。對于王鳳霞來說,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2024年,我市開展鄉村醫療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建成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5家、中醫特色衛生院7家、特色專科衛生院12家、“名醫基層工作站”165家。累計投入資金4100余萬元,完成薄弱村衛生室提升改造829家。同時,為解決基層醫療人才短板,我市開展衛生健康系統人才品牌建設,推行鄉村醫生“縣招鄉聘村用”模式,為鄉鎮衛生院補充公費醫學生194人,依托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培訓鄉村醫生640余人,800名醫務骨干下沉到基層,開展對口幫扶。
在成武縣,鄉村衛生室得益于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共體建設,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就近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在鎮里的衛生院也能讓縣醫院的醫生看病,不僅家里人照顧起來方便,還少花了兩千多塊錢。”成武縣張樓鎮衛生院內科10病床的劉大娘辦完出院手續時說。
隨著我市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推進,分級診療體系逐步形成。目前,我市已建成16個縣域醫共體,實現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進一步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新需求。
建機制 深化健康知識普及
“大爺,飲食方面您要注意了,過量攝入鹽分與脂肪會使血管緊張度增高,會加大心臟和血壓的負擔。”日前,在定陶區冉堌鎮南周莊村,醫務人員耐心地與每一位前來診治和咨詢的居民交流,免費為居民們提供量血壓、測血糖等義診體檢服務,并耐心解答居民關于健康問題的咨詢,普及健康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是健康菏澤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2024年以來,我市建立了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傳播機制,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開設“健康菏澤”“健康教育”“健康生活”等欄目及專版,及時發布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深入開展合理膳食、心理健康、全民健身、中醫藥健康、糖尿病防治、中小學健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老齡健康、控煙等專項行動;積極打造“節日送健康”“中醫進夜市”“溫暖家鄉健康義診行”“關愛未成年健康進校園”等具有特色的健康義診活動;推進全市健康細胞創建驗收工作落地見效。
山東圣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是曹縣一家從事橡膠防老劑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這些年來,除了在技術領域取得多項突破和榮譽,“健康企業”也成為它的新名片。
“我們公司全力避免職工出現化學性中毒、職業性中暑等情況發生,專門為職工配齊了各類防護用品,定期開展職業健康知識宣傳和職業健康檢查。”該公司副總經理陳中領介紹,以人為本的健康發展理念也倒逼技術的更新,公司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自主研發的高二聚體含量TMQ橡膠防老劑合成工藝,不僅簡化了生產流程,還采用機器代替部分人工作業,極大降低員工接觸職業病危害時間和頻次。
截至目前,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34.52%,共有健康企業275個、健康學校861所、健康機關369所、健康促進醫院404家、健康社區274個、健康村1284個、健康家庭134703個。
惠民生 健康環境持續改善
民之所需,行之所向。對百姓來說,“健康菏澤”不是一個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健康實惠。
在牡丹區吳店鎮馮樓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馮天洋正沿著村里坑塘巡查水面。“多年的‘臭水塘’經過綜合治理終于變成了美觀的‘生態池’,我們必須要看管好、保護好。”馮天洋說,2024年以來,馮樓村以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為契機,采用截污控源的方式,修建三級過濾凈化池,將污水集中化收集、資源化利用,有效解決污水隨意排放的問題。
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健康環境促進行動,是健康菏澤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推進健康菏澤的進程中,我市根據各縣區PM2.5、PM10、優良天數等指標濃度及改善情況,實施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每月對縣區及鄉鎮進行排名,針對落后縣區、鄉鎮實施預警、約談……不僅讓一系列政策“拳拳到肉”,一項項措施“寸寸入骨”,也讓日益提升的生態環境治理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數據也為老百姓的直觀感受作了最好的注解。據統計,2024年1-10月,優良天數為204天,較2023年同期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數6天,較2023年同期減少4天;全市8個國控斷面均達到地表水三類及以上水質,水體優良率為100%;全市土壤環境安全狀況整體穩定,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大氣環境主要指標同比改善、水環境質量達到考核要求……
優美健康環境也進一步推動群眾健身理念的提升。“十四五”以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取得良好發展成效。全民健身路徑實現社區(行政村)全覆蓋,各類體育場地數量16200余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66平方米,城區“15分鐘健身圈”已經形成;大力推進鄉村“四賽”、社區運動會等一系列賽事活動,把賽事送到群眾家門口,市縣兩級掀起全民健身運動高潮。
美好生活因健康而始,鄉村振興以健康為基。新征程上,我市將健康菏澤建設的發展藍圖細化為“施工圖”,轉化成“實景畫”,以實際行動厚植健康菏澤幸福底色,為譜寫“健康山東”建設新篇章貢獻菏澤力量。
記者 李若生